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美联储发布的议息会议纪要中提及银行业危机的影响可能使得美国经济在下半年陷入衰退,这使得美股尾盘大幅下跌。另外,近期腾讯、阿里大股东减持的消息亦压制中概股表现。但综合考虑美国经济(尤其就业)数据韧性及银行体系稳定性,我们认为二季度美国经济衰退的时点尚未到来。另外,大股东减持仅在短期扰动市场情绪,对企业基本面并无影响,中期市场关注点终将回归企业自身的投资价值。结合当前国内基本面仍较为强劲、中美关系尚处于缓和期等因素,我们仍维持二季度港股市场或迎来全年最佳行情的判断。建议关注受益流动性预期改善的成长板块、受益节假日及出游旺季到来的出行产业链、地产持续景气预期下的地产后周期板块以及“中特估”投资主线。
海外策略丨短期扰动后,港股二季度配置价值进一步显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美联储发布的议息会议纪要中提及银行业危机的影响可能使得美国经济在下半年陷入衰退,这使得美股尾盘大幅下跌。另外,近期腾讯、阿里大股东减持的消息亦压制中概股表现。但综合考虑美国经济(尤其就业)数据韧性及银行体系稳定性,我们认为二季度美国经济衰退的时点尚未到来。另外,大股东减持仅在短期扰动市场情绪,对企业基本面并无影响,中期市场关注点终将回归企业自身的投资价值。结合当前国内基本面仍较为强劲、中美关系尚处于缓和期等因素,我们仍维持二季度港股市场或迎来全年最佳行情的判断。建议关注受益流动性预期改善的成长板块、受益节假日及出游旺季到来的出行产业链、地产持续景气预期下的地产后周期板块以及“中特估”投资主线。
▍事件:
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美联储发布3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提及银行业危机的影响可能使美国经济在今年晚些时候陷入衰退。纪要于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发布后,美股尾盘大幅下跌,标普500、纳斯达克单日分别收跌0.4%和0.9%。
另外,近期腾讯大股东Prosus公告称将在本周把持有的9600万股腾讯股票以认证形式存入香港中央结算系统,被市场认为是减持的信号;英国金融时报亦报道称软银集团正准备减持阿里巴巴大部分股份。这也导致美股中概股隔夜大幅下跌,金龙指数跌幅达3.9%。
4月13日尽管港股开盘下跌,却受强劲的外贸数据带动低开高走,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约0.2%/0.1%/-0.2%。分行业来看,受头部企业减持消息拖累,港股信息技术板块整体收跌(-0.1%);但受益流动性预期转暖的医药板块、以及受益“中特估”主题的能源、通信板块有较高的涨幅,分别为3.7%/0.9%/0.8%。
▍美国衰退担忧逐步显现,但预计二季度衰退时点尚未到来。
尽管近期美国经济数据逐步显示出景气回落的迹象,但就业韧性仍较强。3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3.6万人,小幅超市场预期;失业率3.5%亦低于市场预期。另外,劳动力参与率连续四个月上行至62.6%,显示美国居民的就业意愿仍在上升。另外,综合考虑美国存款机构储备金余额、欧元区银行存款同比增速、欧美主要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等数据,我们认为短期亦无需担忧欧美银行体系风险的爆发。截至4月10日,亚特兰大联储对于1季度GDP增速最新的预测为2.2%,较4月5日的预测上调0.7个百分点;纽约美联储经济衰退预测模型也显示实际衰退或在今年8月以后到来。因此,我们认为二季度美国经济衰退的时点尚未到来,但亦需关注后续衰退预期的变化。
▍大股东减持料不会改变公司基本面,市场关注点终将回归企业自身价值。
尽管近期腾讯、阿里大股东减持消息拖累中概投资者情绪,但从历史经验来看,大股东减持事件仅在短期压制股价,对企业基本面并无影响。历史上阿里两次遭大股东减持后的15个交易日,股价均再度上涨;而腾讯尽管在2022年6月及9月两次遭大股东减持后股价持续下跌,但也主要是受国内防疫政策变化、中美关系担忧等事件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减持事件仅会在短期冲击市场情绪,长期投资逻辑终将回归企业自身的配置价值。
▍二季度港股将迎来最佳配置时点。
我们仍旧看好港股二季度的投资价值。一方面,预计美国衰退期尚未到来,且可能存在的债务上限担忧、国债市场风险以及商业地产风险等在二季度也尚未来临。中美关系仍处于阶段性的缓和期,在美联储即将结束加息周期的预期下,流动性预期转暖将利好港股的估值抬升。另一方面,国内基本面仍强,外贸数据超预期也再度提振市场信心,预计二季度国内经济增速将有更好表现。结合当前港股较强的相对估值优势(恒生综指动态PE:9.4x)以及仍在持续上修的2023年盈利增速预测(18.1%),我们判断二季度港股市场或迎来全年最佳行情。
建议关注四条主线:1)受益流动性预期改善的成长板块;2)受益节假日及出游旺季到来的出行产业链;3)地产产业链景气可持续复苏预期下的地产后周期板块;4)“中特估”主题下,央企改革会带来的估值抬升的主线预计将贯穿全年。
▍风险因素:
1)美联储超预期紧缩货币;2)欧美银行体系风险爆发超预期;3)美国国债违约时间点比预计更早来临;4)中美摩擦趋紧。
标签: